2018无人零售科技公司TOP50
来源:乐鱼手机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2 10:43:53

  “购物、乘车、吃饭都可以扫码,连煎饼摊的大妈都会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,现金经常有花不出去的错觉。”当前,中国已经聚集了90%的个人二维码用户,二维码正变得无处不在。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,二维码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。

  除了让生活更加便利,二维码还催生了诸多新的数字化场景。电商力推的新零售战略,本质上便是利用移动支付将原本割裂的消费场景联接在一起,统一线上线下销售通路,实现数字化的全场景消费生态。而作为新零售的重要分支,无人零售正在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,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

  无人零售离我们很近,自动贩卖机、公司的零食开放货架、便利蜂一直在引导的自取自付等行为,都是其重要表现形式。无人零售离我们很远,它的发展是由大数据支撑的,在补货、消费群体画像、多场景联动等方面仍有短板需要补齐。

  无人零售的本质并非“无人”,它是传统零售的延伸,是将人、货、场通过AI、大数据、云计算无缝对接。

  当线上流量越来越贵,线下流量入口的争夺正进入新常态。移动支付的背后是有大数据支撑的,无人贩卖机、无人货架等“扫码取货”行为,可以在合法的情况下记录扫码人的信息,通过大数据分析,为这类人群画像。这就是不同场景下,无人零售商品的摆放依据和广告精准投放的来源之一。

  当前,国内市场似乎陷入了怪圈,相较于通过技术和专利重塑市场,中国企业更习惯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流量来扩张。这既可以看做是一种贪婪,也是一种无奈。国内制造业发展虽然一日千里,却也间接塑造了山寨文化,被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够在极短时间被复制。因而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,只有通过市场扩张赚取的溢价才是实实在在的。

  无人零售也是如此。短期内,占据市场仍将是无人零售企业的最大的目的,补齐供应链短板、按照每个客户画像进行精准投放、细化运营、打通线上、突破技术枷锁等则是未来行业的领军企业必然会去践行的,但那一定发生在市场基础牢靠,一家或几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之下。

  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带火了无人超市,巨头企业也纷纷试水,其他规模更小、成本更低的无人业态正涌入新的玩家。便利蜂就是新型便利店+无人货架的代表。与7-11、美宜佳等传统便利店最大的不同,是便利蜂正在引导用户“自取自付”的消费习惯。与其他便利店大致相同的货架,选好后,要自己去柜台扫码、支付。

  其他无人业态也大致如此,却并不一定如此顺利。随着行业发展,许多初创企业的生存压力愈发沉重,随着营销效果不断弱化,无人零售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规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,依靠融资“饮鸩止渴”的恶果正在关门潮中不断体现。

  2017年,40多间新成立的无人生态企业中,已经有10多间公司宣布撤退,别的企业也在苦苦挣扎。目前的无人商店仅仅取代了收银工作,补货却依然需要人工,且可选商品十分有限。而AI和大数据运营系统的缺失确是小微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,缺乏大数据支撑的无人零售很难真正的完成无人初衷。

  事实上,与大企业相比,初创公司起点并非全然落后,甚至拥有灵活性更好的生存策略。被称为“第二硅谷”的以色列是近年中资关注的焦点。以色列有许多技术很好,却受限于人口、市场等因素注定无法成为巨型跨国巨头的初创企业。许多以色列企业专门开发某一特定领域,以待来日“卖身”。

  这种先占位置的市场行为正被许多初创企业奉为真理。底层技术难以突破、扩张成本高昂,若不想前期投入付之一炬,寻找BAT当靠山、积极拥抱资本是初创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步棋。据了解,仅无人货架的融资规模就已经超越了共享自行车,市场的边界仍未清晰。

  良性商业生态中,一两家寡头企业通常会占据90%左右份额,其他的10%则专注于个性、小众等细致划分领域。无人零售的群雄逐鹿时代尚未结束,真正触及人性,为消费行为和用户习惯带来颠覆的产品和业态依然在孵化之中。

  许多无形的泡沫也许会被戳破,但没有经历过的虚假繁荣的市场似乎很难称之为成熟。

1.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

点击复制微信号

乐鱼手机入口